搜索
导 航
首页
机构概况
主任致辞
机构简介
组织机构
荣誉与奖励
教师队伍
教学科研
《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
行政管理
博士后
离退休人员
人才培养
报考指南
硕士研究生培养
博士研究生培养
国际硕士项目
国际博士项目
国际教育大讲堂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项目
标志性成果
科研奖励
社会服务
政策咨询
教育培训
委托研究
学术交流
人员往来
学术会议
合作项目
学会动态
学会介绍
学会会议
学会活动
学术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世界教育新闻
校友之家
校友名录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历届硕士研究生
历届博士研究生
数据库
国际教育发展数据库
国际教育政策数据库
国际教育实践数据库
English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国际教育大讲堂(第28期)美国马里兰大学林静教授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12-07-02
2012年6月18日下午,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国际教育政策学教授林静博士在英东楼723教室为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国际教育大讲堂第28期作了题为“从牛顿、爱因斯坦、钱学森到乔布斯——论创新教育的多层次、多层面、立体型开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心主任刘宝存教授主持,教育学部各个年级的博士、硕士以及国际硕士班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林静教授首先指出人生中最具有创新能力的阶段是六七岁时,因此要具有创新能力就必须保持六七岁时的灵性――人的灵感思维能力。她总结了牛顿、爱因斯坦、钱学森以及乔布斯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特点,认为他们的一个的共同特征就是注重修炼自己。同时,她分析了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诸如工厂化、标准化、缺乏灵性教育等问题。
最后,林静教授还和同学们就在创新教育中如何反观历史、如何保持六七岁孩子的灵性、中美教育存在问题的差异、作为一个小学校长如何去实施心灵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林静教授正在做讲座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