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等协办的“项目式学习国际研讨会2024:AI赋能的项目式学习与21世纪核心素养研讨会”在珠海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顾明远先生、刘宝存教授和高益民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通过视频致辞。他指出,项目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探索欲与探索能力的学习方式,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他也强调了要在学校项目式教学中正确地、合理地使用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我期待各位同仁能在本次研讨会中更深入地讨论学校要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人工智能,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刘宝存教授做了题为《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建议》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快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国际组织和各国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必要性,并构建数字素养框架以指引人才培养方向。我国同样重视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但尚未构建专门的数字素养框架以培养数字化人才。因此,通过对比分析8个主要的学生数字素养国际框架,可以发现其主要维度包括“数字公民”、“操作”、“信息”、“交流”、“内容创作”、“安全”和“问题解决”七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参照我国国情和政策要点进行本土转换,建议形成由5个一级维度、14个二级维度和34个三级维度所组成的学生数字素养框架。同时,该框架基于教育目标分类法划分为基础、中级、高级和专业级四个难度等级,形成了四级六段的框架体系,并且难度划分与不同学段相对应,以便于促进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阶段学生的数字素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