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协办的“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颁奖仪式·2021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教育部的多位领导,60余位国际教育领域知名高校教授、权威教育教学专家、资深教育参赞及300余位国际教育研究者、从业者与会。我院滕珺教授、丁瑞常博士应邀出席年会并作报告。
滕珺教授基于“PISA 2018 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我国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围绕“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进行了分享。她指出,“全球胜任力”不是精英阶层的奢侈品,而是未来每个学生的必需品,应该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全球胜任力”在中国必须建立在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既要建立民族自信,又要防止民粹主义。“全球胜任力”在中国是“立德树人”的内涵延伸与空间拓展,学校在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在跨文化情境下的交流能力。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和平与发展是“全球胜任力”在中国的基本价值立场。最后,滕教授希望中国学校可以持续关注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做“当代天下”理念的构建者与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