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上午10:20-11:50,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姜英敏老师应史家小学张怡主任的邀请,前往史家小学演播厅,旁听指导中法“与异己对话”讨论课。该讨论课是在史家小学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一个重环节,此次课堂实践,有利于为今后更好地开发课程提供经验。此次,有来自法国马纽埃尔双语学校的44名法国小学生和来自史家小学的44名中国小学生参与,由史家小学的闫旭老师担任讲师,李雪老师负责翻译,姜老师和张怡主任进行了旁听。
该课程时长为两个课时,课程主要围绕着“中法文化差异”来展开,教师试图通过此次授课让学生们学会站在不同的文化视角思考问题。闫老师向学生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并统计了调查结果,然后指导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再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然后根据小组分享的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根据提问举手表决,再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差异的意见,最后进行总结并向学生们发放反馈评价问卷。
这次课程在设计的前期,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效果,姜老师花费了很多时间与授课教师讨论问卷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课程的状况,姜老师亲自到现场进行指导。虽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时间有限,有的地方没能深入地展开,但是该此对话课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对话课程提供了基础和借鉴经验,为进一步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