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第五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光明日报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等12家单位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承办。论坛以“弘扬西北联大传统,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为主题,全面梳理西北联大的历史脉络、教育思想、学术贡献,为弘扬中国高等教育传统、传承中国大学精神,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遵循。我院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应邀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传承西北联大艰苦奋斗的精神,创建一流大学”的致辞。
顾明远先生指出,西北联大有三点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
一是西北联大师生有远大的理想信念。西北联大建立在日本侵略军疯狂地侵占中国的时刻,在国家处于存亡之际。坚持抗战是全国人民不可摧的决心。一方面广大军民在战场上抗击敌人,另方面考虑到保住“中国文化血脉”,为国家未来的建设,保住一批大学,培养一批人才。同时,无论是在战场上与敌人直接拼搏,还是国家未来的建设,都需要人才。因此,联大师生是抱着抗日救亡的决心在教学的。这种理想信念鞭策着每个教师和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坚持抗战到底,最终取得了最后胜利,学校也得到了发展。
二是西北联大汇聚了一批全国负有盛名的教授,如校长徐诵明、李蒸,教员有黎锦熙、许寿裳、李达、许德行、马师儒、侯外庐、傅钟孙等。这批教师不仅学问高深,而且关爱学生,在抗战艰苦条件下,坚持教学,培养人才。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正是这些知名教授培养出众知名学者。
三是有“公诚勤朴”的校训和难苦奋斗、精诚合作的校风。西北联大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由三所大学合并而成。办学条件之艰难、环境之恶劣,今人难以想象。在这种条件下没有理想信念、没有公诚的精神、没有勤朴的毅力是难以安心学习的。另外,三校师生合并,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没有精诚合作的精神,学校也是办不下去的。但西北联大师生本为民族大义、抗日决心,团结一致,在不平静的岁月中,坚持培养人才。
顾明远先生最后总结到,如果把西北联大西迁,为了民族的未来,长途跋涉数千里比作教育史上的长征,那么今天建设“双一流”,也是一次新的长征。我们需要学习西北联大师生充满理想信念、公诚勤朴的精神,树立责任感、使命感,为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而努力学习和刻苦钻研,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