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应邀出席了由北京大学和中华书局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互联网+国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中华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主题发言。
顾明远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如果将教育比作一条大河,那么文化就是这条大河的源头,因此发展教育必须立足文化,研究教育必须回归文化探索。在长期从事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顾明远教授意识到,即便是同样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教育依旧可能大相径庭,而具有不同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也可能出现诸多相似的教育问题,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是扎根于其文化的。正因如此,顾明远教授极力提倡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文化研究范式,并历时十年写作了《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一书。
顾明远教授指出,中国教育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的使命是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如果我们的教育不传承中华文化,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了根,也培养不出中国人。所以说,在我们的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依旧要弘扬国学和传承中华文化。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的,是具有时代性的。我们要有文化自觉,既要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优点,也要正面面对其中的问题。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的科举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促进社会流动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应试教育便是典型的例子。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但不能走复古的路子,而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和再创造;而我们的教育研究则要更加注重文化维度的反思与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