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滕珺副教授应邀来到上海师范大学,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及博士生做了一次题为“国际组织人才标准与中国教育国际化新战略定位”的讲座。上师大副教授孔令帅作为主持人,也参加了此次讲座活动。
当今世界的扁平化趋势更趋明显,中国若想要稳步立于民族之林,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的对话。而要与世界进行对话的就需要国际化人才发挥其桥梁作用。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当代世界赋予教育界一个十分艰巨却又义不容辞的任务,即培养国际化人才。
滕教授从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发现和结论四个方面为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目的在于既让学生们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重要性,还想让学生们了解研究过程的来龙去脉,即不仅知道了其理论本身,还要让学生们看到理论诞生背后的故事。滕教授就“联合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是什么”两大研究问题开展研究,指出国际组织的人才标准涉及核心素养、思维方式、人格特质、国际可迁移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五大方面,拓展孩子们的国际视野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正是当代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亟待需要加以重视的。滕珺副教授以其前锐的思想和对现实的剖析迎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随后,讲座进入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此,滕珺副教授也一一作了回答。
讲座结束后,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对滕教授的演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获益匪浅。滕教授也对上海师范大学师生的的热情欢迎表示了感谢。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