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先生说:“青年是创造未来的推动者。社会要靠我们青年。青年也肩负着促进世界和平的使命,这是我跟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交流的共同看法。当时谈教育,因为教育是世界的一节和平的桥梁,是沟通理解的桥梁,能洒下和平的种子。教育的伟大之处在于培养未来,未来的社会就靠青年,我们对青年抱有很大的希望。
在谈到中国近现代史时,顾先生说:“我小学遭逢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进攻长江口,我们就开始逃难。之后开始到县城里头上学。高中毕业后考大学非常困难,第一年没考上,接着就去当小学老师。当一年小学老师以后,觉得当老师很好,国家需要人才,且看到孩子的成长,自己也有成就感,所以第二年我就考上北师大,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 所以就算是遇到苦难,还是要奋斗。虽然比起过去,中国经济已经崛起,但仍处于发展中,中国人口多达十三亿,GDP(国内生产毛额)不到五千,然而美国、日本的平均都是两万多。整体而论,人民生活水平还是不足,若是到农村地区、西部地区,仍非常贫瘠。那才是我们真正要复兴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谈到谈书的问题时,顾先生说:“总体来说,以中国古典来讲, 四书五经是最经典的。谈到古希腊文化、文艺复兴的文化,当中的古典名著如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到文艺复兴卢梭,都是非常经典的名著,我觉得不管是中国或世界名著,有时间都应阅读,各个名著都有时代背景,不能说谁好谁坏,都可以给我们很大启发。以现代而言, 最近几十年有很多好的著作,都值得我们学习。博览群书,不一定需要拘泥在哪一个方面。此外,我认为,学理科的应该要读一点文学著作,文科的同学也应该读一些普通科学的丛书, 要读深的我们当然不懂,了解科技发展,以提高我们的思想与素养。”他还说:“假定我有一百万,可能两天就失去。但是知识是不会的,知识永远是最牢靠的资本,不会贬值。我去买股票,第二天低下而连一毛都没有,但是知识就不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们每个人,从孩童开始就会有一种天性|好奇心。那是兴趣的基础,从两三岁开始问这问那,长大后开始培养兴趣,一开始可能没有那么深的兴趣,但深度了解它的意义后,就会有兴趣了。”
顾明远教授在座谈中,谆谆教诲台湾学生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益民、滕珺两位老师参加了座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