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快讯
《比较教育研究》创刊60周年暨教育变革与人类发展国际研讨会2025在京举行
发布日期:2025-05-17

2025517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及《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协办的《比较教育研究》创刊60周年暨教育变革与人类发展国际研讨会2025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召开本届会议以世界教育中心建设与比较教育研究新使命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国200多名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教育发展与比较教育研究的前沿议题。本届会议还邀请了国内外著名教育学者作大会主题发言和圆桌论坛,阐述他们对于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设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真知灼见。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高益民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外国教育研究》主编饶从满教授先后致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许美德(Ruth Hayhoe教授也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开幕式致辞嘉宾在致辞中回顾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其在推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比较教育学人和期刊一同助推全球教育发展的未来图景


开幕式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院迈克尔·克罗斯利Michael Crossley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时见教授先后发表主旨报告报告环节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延平教授主持

刘宝存教授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内涵特征与国际方位为题,剖析了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内涵特征、指标体系及国际方位,基于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自身强、辐射强、支撑强的三维特征出发,提出了教育发展能力、教育贡献能力、教育辐射能力三个评价维度通过比较研究,刘教授指出我国教育发展正从跟跑迈向并行部分领域正在接近领跑他提出要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还需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充满自信,另一方面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


迈克尔·克罗斯利教授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Education: Some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Journals in our Field为题,结合在国际与比较教育领域内领先期刊的工作经历,综合考量不同期刊的差异,反思国际与比较教育在方法论与理论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他指出期刊承认不同理论和方法重要性,通过构建学术共同体、增强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等形式比较教育的新使命做出贡献。

陈时见教授以《比较教育研究》赋能比较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为题,就学科的内涵与使命、比较教育学科的人才结构、《比较教育研究》的学科赋能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学术期刊与人才成长间存在相互依存与彼此滋养的关系。他指出,《比较教育研究》通过学科平台滋养、学科队伍培育、学科体系创新关键路径,对比较教育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学术研究规范、学术队伍的国际视野、青年学者的学术志趣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后,世界教育中心建设的国际经验和中国路径的圆桌讨论中,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王英杰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健康与教育处处长汪利兵先生,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饶从满教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宋佳副教授,共同就世界教育中心建设的丰富国际经验中国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圆桌讨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滕珺教授主持


在平行会议环节,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世界教育中心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全球人才培养集聚高地建设与人才强国”“国际科研交流合作与科技创新”“南南教育合作与全球教育治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比较教育理论创新研究5展开深入讨论反响热烈。


教育变革与人类发展国际研讨会2022年创办,每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会议为期一天,共设3个主旨发言、2场圆桌讨论39场平行会议。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重要品牌活动世界比较教育论坛的有力补充,该研讨会积极响应国内外重大教育行动与倡议,深入聚焦教育变革与人类发展的前沿议题,立足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定位、新使命,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对话平台,为中国比较教育学者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搭建重要桥梁时值《比较教育研究》创刊6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与《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此次会议,旨在汇聚全球教育学者与实践者,共同探讨世界教育中心建设与比较教育研究的新使命,为提升中国教育的全球影响力、促进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幕式图片1



开幕式图片2



开幕式图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