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会动态> 学会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7届学术年会综述
发布日期:2014-12-23
       2014年12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7届年会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国教育学刊》、《上海教育》、《湖北社会科学》、《中小学管理》等多家学术期刊编辑部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等数家出版机构参加,多方力量关注、参与此次年会,可谓盛况空前。本届会议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教育治理”,分设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教育理论与思想、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研究、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等16个议题作了116场报告,与会代表提交论文186篇。本届年会主题集中、内容丰富、讨论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长王英杰教授在开幕辞中对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深刻点评。他指出,当前比较教育学科正处于重要的发展关键时期,这与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从消极、被动的地位向积极主动的姿态转变密切相关。比较教育研究要适应国家战略的重大转变,从以借鉴学习为主要目标转向多纬度、双向的借鉴学习转变;从借鉴为中心向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转变;从文献研究向寻证研究转变。世界正进入大数据时代,比较教育研究要做到从中外教育的热点出发,研究真实的问题,要成为教育理论创新的中心和教育实验检验的中心。

       同时,要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服务。他鼓励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树立坚定的学科自信,要有所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专程从北京前来致祝贺辞,他回顾了比较教育产生及发展历程,指出当关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教育,比较教育学者要有使命感,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向世界传播。顾先生指出,比较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使命,就是要关注国际教育组织的发展,参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工作。顾先生还对年轻学者寄于厚望,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参与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大会还特别邀请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陶西平教授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扈中平教授分别做了大会主题发言。

一、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与教育理论
       对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探讨是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马健生教授指出,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存在学科边界模糊不清、缺乏扎实可靠的方法论、缺乏稳定卓越的专业化研究队伍、研究成果“泡沫化”繁荣、缺乏规范化的学术培养与培训计划等方面的问题;在具体分析之后,他提出了中国比较教育获得重生的五个“需要”:一是需进行新的选择,即比较教育需“有所为,有所不为”,而非“无所不包”;二是需进一步确立方法论,而非“流于形式”;三是需强化学科的专业化,避免“可替代性”;四是比较教育需注重学科知识谱系,而非“一味讲求服务”;五是需加强学术培养与培训计划的规范性,避免“丧失竞争力”。河北大学傅松涛认为,当代世界社会与教育全球一体化存在与发展的全质生态化形态内涵、性能与运行,是当代教育科学的时代主题、发展机遇、创新节点和科学使命,是比较教育学学科特性、优势和历史使命所在。华南师范大学彭虹斌指出,比较教育研究既需要科学的解释,也需要人文的理解,前者是探寻比较教育中的事实和原因,旨在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后者是研究与文化价值观相关联的教育民族性,对各国教育文化的差异性作阐释性理解,目的在于把握它们的“意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永军提出,提高政策意识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者的时代使命,同时也是比较教育研究者安身立命的出路,因而比较教育研究者在研究目的上需重视为决策服务,在研究问题上需重视战略问题与宏观问题,在研究类型上需重视综合研究和预测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需重视团队合作与跨学科方法。西南大学兰英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以立足本国,改进本国为始终不变的宗旨,她进一步建议,随着比较教育研究的本土化走向日益成为共识,研究者应自觉走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条的束缚。华南师范大学施雨丹从生命历程的视角阐述了我国比较教育学的重要奠基人朱勃教授对比较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她认为,从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恢复比较教育学科起,至1988年朱勃教授逝世之间的整整十年,朱勃教授的比较教育研究历程与中国比较教育的开拓与发展同步,这是一段比较教育学者与中国比较教育共成长的历史,是时代的机遇,更是一代学者为学治术的内在自觉;她指出,朱勃教授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立的见证人,是中国比较教育发展的重要奠基者。北京化工大学于颖以顾明远先生对中国教育理论的三大贡献(现代教育理论、主体客体统一论和比较教育理论)为线索,从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论、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和中国比较教育的历史使命四个方面,阐述了顾明远先生的比较教育思想。

二、关于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治理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滕珺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这一问题。她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国际化在三十多年间取得了很大发展,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中国经济、社会和国际地位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应根据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作为中国教育国际化未来的新发展战略,并在借鉴西方“全球胜任力”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并明确中国自己的“全球胜任力”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彭正梅认为,教育治理不是居高临下地听取民意,而是根据和体现民意,这就要求成熟、有力和非政治化的市民社会的存在,在区分黑格尔和亚当•斯密的两种市民社会观之后,他指出:教育治理需要政治的正义来加以非直接地扭转,而这种非直接的扭转又必须体现出对市民社会的宽容和尊重。华中师范大学欧阳光华以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为线索,分析得出美国大学治理主要反映的是“谁是大学”,即大学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问题,他随后从制度命题、法律基础、权利形态、权利主体、基本职能、价值取向、筹资性能、运作逻辑、主要目标九个方面,辨别了美国大学治理结构与管理结构之间的差异。北京大学刘姝殷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产业转型和转移人口市民化都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但在传统的“两级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下,地方参与不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需求不能畅通地反馈到高等教育部门,导致高等教育对地方城镇化建设的贡献十分有限,因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治理中,成为企业、社会与高校沟通的桥梁。上海师范大学孔令帅系统介绍了自2002年以来纽约市进行的大规模教育治理改革举措,包括改革领导机构、改变“领导”和“治理”的平衡、改造学校支持结构等,阐述了纽约市教育治理改革的指导理论——树立领导人权威并形成教育改革领导群体的“分权式”理论,并总结出了纽约市教育治理改革的特色——“以企业管理的方式来治理教育”。华南理工大学谢笑珍则探讨了大学学术治理机制需要解决四个关键性问题,并指出:应重新定义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权力关系,将错位的权力关系归位;应由教授族群对学术事物实行集体控制;应明晰两类权力各自的管辖边界,并构建两类权力的协作运行机制;应构建教师治理系统,使学术权力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杨文明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从分层架构、运行程序、信息协作等方面,生动详实地介绍了俄亥俄州州政府对州立大学治理的“个人集权化协调”治理模式。

三、关于国别教育改革与中外教育比较
       东北师范大学张德伟系统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和有关学者先后开展的九次“大学中比较教育学教学状况的调查”,并指出,日本将比较教育学的教学视为不可偏废的要素,日本比较教育学会会刊《比较教育学研究》在加强比较教育学教学方面起着应有的平台作用。浙江师范大学万秀兰通过分析非洲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的举措后指出,中国政府对非教育合作需强化以下对象:非洲政府间组织、非洲区域性非政府教育专业组织以及非洲之外国际组织;合作的途径除了援建学校、提供奖学金名额、培训人力资源外,还可包括积极参与这些组发展战略的讨论、制定、落实和评估中去;合作的项目应更多地涉及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的能力建设,让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观念、教材、教学方法和经验在非洲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非洲教育提供西方模式之外的参考。北京师范大学董筱婷研究了澳大利亚私学公助政策以及新资助模式的成功经验,指出其对我国民办教育政府资助政策和办法的借鉴意义在于:一是私学公助是促进私立学校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二是私学公助是对家长教育选择权的有力支持;三是私学公助模式的设计最主要是必须遵循公平原则。辽宁师范大学高桂霞对新西兰校车管理资助政策和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新西兰除了有完善的交通法规和严格的交通执法作为校车安全的保障措施外,还特别对校车安全运营的标准和合格司机的选拔标准做出规定;新西兰警察局还特别出台了“青少年道路安全教育计划”,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吴岩追溯了英国政府在教育公平政策上从教育机会公平到教育结果公平的嬗变,为了追求教育结果公平,她分析得出英国政府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与调整,主要包括,颁布国家课程,建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将学校功能延伸至社区,改造薄弱学校,最大限度的减少家庭出身与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性地支持,努力实现基于结果的教育公平与均衡。温州大学王志强指出,美国大学把“研究区”作为创新系统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推动了区域内部大学与产业部门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成为了一定区域内刺激技术外溢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湖南师范大学杨九斌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学术专款运动,认为学术专款在缓解美国公立大学财政困境的同时,也给美国高等教育的学术自治带来了困扰。

四、关于教师教育发展与比较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饶从满指出,芬兰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其研究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密切相关,并从历史、特征与背景三个角度阐述了芬兰教师本位的改革,认为芬兰教师教育模式在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几个主要维度上均体现了“研究本位”的特征,其中内容上以研究性学习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要素,方式上以研究本位的教育学思维作为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黏合剂。华中科技大学李函颖以美国佐治亚大学为例,在系统考察了该大学的教师晋升评价制度之后指出,佐治亚大学教师晋升制度是一套典型的同行评议制度,这套制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注重评价的专业性,教师晋升权主要在教师手中;追求评价的公平性,尊重候选教师的权利;建立较为健全的评价监督机制;秉持教学、科研、服务兼顾的晋升评价标准。西南大学王雪研究了美国哥伦比亚学区公立学校2009年开始的教师评价改革,指出该改革以新的教师评价体系——“影响”为核心,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发展,介绍了由“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教师合作性的评价”和“履职情况评价”等四方面组成的对教师的最终评价。广东岭南师范学院白彦如和李晓峰对质性研究方法“雪顿研究”(shadowing method)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雪顿研究的跟踪记录、体验感悟和角色理解三种操作模式,指出不同的操作模式所呈现的不同研究感悟和启迪,认为“雪顿研究”是适用于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自我实现式的方法。广西师范大学高燕林系统介绍了21世纪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教师教育改革政策,提出我国应强化国家对教师教育的导向作用、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以培养高质量教师、加大教师教育的资助力度以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从教、重塑教师职业形象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等建议。西南大学覃丽君研究了德国教师教育见习及第二次国家资格考试制度。德国教师教育设有独立的见习阶段,见习阶段的运作、准入、服务时间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见习阶段结束时,见习教师需参加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各州对此次考试的目的、考试委员会组成、考试的形式及内容、考试评价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为提升各州在教师教育见习及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方面的一致性,德国政府也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师教育标准。研究认为,上述措施对德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比较教育研究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徐辉通过对高等教育“问责制三角形”理论与实践模型的考察,指出可以构建由政府、高等院校与市场组成的高等教育问责制理想模型,反映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厦门大学吴薇和杨莹莹认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对其实现优质的教育质量及拥有优良的国际声誉起到重要的作用;随后他们介绍了阿姆斯特丹从课程、学位课程、学院或研究生院、学部、学校各个层面均运用了PDCA循环以实现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而质量保证体系的对象主要是学位课程质量、人员及教学设施。厦门大学黄建如系统介绍了马来西亚政府为实现2020年成为完全发达国家宏愿而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包括:由政府控制转向监督和调控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大学企业化和高等教育私有化。清华大学李曼丽系统分析了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MOOCs)爆发的深层原因,并通过调查发现了中国MOOCs学习的以下特点: MOOCs学习者背景较为集中;MOOCs的主要吸引力在于优秀学校提供的优质课程;学习者对MOOCs的认同度和进一步参与意愿比较高,不同学习者群体的学习状态和对MOOCs的评价存在差异。她最后指出,高等教育界MOOCs的兴起不是课程搬家以及MOOCs和课堂教学不是替代关系等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卓泽林以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为案例,分析了该大学在面临公共财政紧缩的背景下推行的私营化举措及其带来的影响,提出作为社会公共利益机构的公立大学应该固守办学使命的底线。沈阳师范大学李艳辉通过对修订后的《俄罗斯新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进行文本分析,阐释了俄罗斯私立大学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定位、组织制度和运行制度。

六、关于研究生专场
       北京师范大学吕云震探讨了我国高校行政化问题,认为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的症结在于官本位思想使得大学丧失了应有的精神、中央政府的集权使得大学的发展偏离了教育的轨道,以及高校内部科层制严重阻碍其学术功能的发挥三个方面;指出应从改变工具主义思想定位为教育思维定位、变政府集权为高校学术自治的中央管理模式、变行政本位为学术本位的高校内部管理模式这三方面入手,进行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华南师范大学常甜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的古典自由教育课程实践模式、自由选修课程实践模式、分布必修课程实践模式、经典名著课程实践模式、核心课程实践模式、主题联结式课程实践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辽宁师范大学马莉娜在治理视域下探讨了美国学校午餐供给的管理体制,以期对我国学校午餐供给的运营管理有所启示。浙江大学王蓉介绍了教科文组织建构的全球教育治理机制,以及在全民教育中建立的治理工具,认为这是组织实现全球治理的一次重要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刘晓玲介绍了在《人权法案》精神的倡导下,美国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为增加弱势群体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先后出台的优惠录取政策代替优惠政策。陕西师范大学段肖阳则从学术权利、学生权利和行政权利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问题,认为我国高校应从坚持去行政化、重新认识学生权利以及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三个方面破解大学内部治理的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施雨丹、陈冬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