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会动态> 学会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3届学术年会综述
发布日期:2010-11-13
         20061112日至14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3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有关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于1979年在上海成立,20多年来,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成果更加丰硕,研究队伍日益扩大。目前,全国己经拥有比较教育硕士点30个,比较教育博士点7个。本次年会的与会代表共有300多人,提交的论文达140余篇,涉及的论题包括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国别比较、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教育、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等,体现了比较教育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态势。   
会议宣读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和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会长马克·贝磊教授的贺信,播放了我国比较教育学界老前辈王承绪教授向大会致辞的录象。顾明远教授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希望比较教育分会成为一个团结一致、奋发有为、不图虚名的真正的学术社团组织。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长钟启泉教授先后致辞。   
会议围绕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国别比较、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教育、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等论题进行了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
一、 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日的,就是把握本国教育的特点,探索教育发展的法则,贡献教育改革的智慧,归根结底,在于教育借鉴,改善本国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改革或教育创新来说,比较教育是进行政策选择的不可或缺的乎段。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指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地位,要有勇气大声宣称比较教育研究的不可替代性:比较教育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是教育创新的源泉;比较教育是思想的实验室;比较教育是批判的利器;比较教育要为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提供咨询;比较教育是国际交流的平台。东北师范大学孙启林介绍了该校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探求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情况:严格把好考生质量关;改革博士生指导方式,将单一导师制与指导小组相结合;重视基础知识,提高学术能力;立足学科前沿,严格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华南师范大学冯增俊简述了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中国比较教育学迈向新阶段的策略;全面更新传统比较教育观;全面参与新教育改革,把研究国外教育与改革中国教育相结合;创建新型学科队伍。北京师范大学项贤明介绍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课题项目的总体构想,认为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主要可以从三个维度开展研究:一是历史的维度,包括比较教育的学术史和学科史的研究;二是学术生态的维度,包括学科生态、知识生态、人员机构生态等研究;三是方法论的维度,包括中国学术传统、中外方法比较等研究。西南大学陈时见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和其学科发展的生长点的发掘,是我国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当前任务。比较教育研究的范式主要有历史主义范式、实证主义范式、文化相对主义范式、多元文化主义范式等。比较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牢固的学科意识、明确学科的使命、牢记学科的责任。北京大学蒋凯认为,分析单位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比较教育的分析单位有跨国比较、国内比较与他国比较;既可以采取科学方法,也可以采取人文方法;在一项研究中,主要采用定量还是定性方法,或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应视其需要而定。河北大学傅松涛认为,“比较教育”虽然只比“比较教育学”少一个字,却体现了一种强调功利、偏重实用和淡化比较教育学系统知识的非学科化、去学科化的倾向,已经给教育实践、理论发展特别是比较教育学自身的学科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南京师范大学程晋宽认为,世纪之交,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发生了巨大转换,从实证主义转变为多元主义和后实证主义。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比较教育研究者必须超越现实,进入后现代的知识空间,寻找更加适合新时代的理论知识。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认为,比较教育是民族民主国家的教育知识,比较教育学是民族民主国家的教育知识的探索,比较教育学科是比较教育的知识体系;另外,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有:比较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边界问题、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中的比较研究问题、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问题等。广西师范大学谢登斌介绍了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的特点。西南大学魏杰认为,有必要对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学习活动进行比较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彭虹斌认为,比较教育的功能经历了“借鉴模仿”、“因素分析”“、分析探索”“、理解对话”四个阶段,现在,理解已成为比较教育的时代功能。
二、关于高等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认为,大学评估的发展与强化有着时代的特点:市场取向占上风的时代——大学的商业化;平等参与的时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新管理主义时代——政府干预的新形式。他强调,大学评估应有利于促进大学特色的建设,大学特色的建立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大学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和标志。因此,国家政策要支持,社会要宽容,要有利于培植大学特色。浙江师范大学鲍嵘强调了翻译的政治性及其作为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紧张度,他以1952年中国大学课程改革为案例,以教育比较、语言译介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为视角,评述50多年前大学学术权力从大学向国家游移的历程,揭示了一种外来制度如何巧妙地借助于翻译与语言“清空”旧制度而扩张,着力描画了话语行为在构造历史真实过程中的力量。华中师范大学唐克军介绍了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名著讨论模式;服务学习模式;综合模式。上海师范大学胡国勇考察了二战后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历史与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他认为,战后60年,日本的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过程,大学入学考试也经历了从注重竞争选拔,到竞争选拔和大学教育质量维持并重、多样化的过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吴绍春认为,我国高教界在学习国外大学建设先进经验中存在着十大误区,如学分制、大学排行榜、一流大学建设、学校市场化、大学教授会、董事会、通识教育、大众化等问题,他对这些误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消解这些误区、如何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实质上真正学到国外先进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探索。西北师范大学刘丽平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并提出了我国高教改革的建议。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李阳琇介绍了美国大学丰富多样的终身教授专业发展计划,如可选性发展计划、规定性发展计划、联合性规定性发展计划等,她呼吁借鉴美国终身教授专业发展模式,为我国高校高级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发展计划。
三、关于国别比较
上海师范大学张民选通过比较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韩国高校的层次类别和招生标准,总结出六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共同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认为:高校招生标准多元化是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招生标准多元化是在明确高校职能定位和层次分类基础上的多元化;高校招生标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必须取消统一招生考试办法;高校招生标准多元化改革的策略应考虑与外部环境和内部逻辑保持平衡、坚持立法先行、在原有高考基础上设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东北师范大学吕文华介绍了俄罗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近期的发展,内容包括:教育系统的信息化、中小学的信息学课程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西北师范大学姜峰分析了加拿大社会福利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儿童福利制度——学前教育的保障,教育福利制度——义务教育的保障,教育基金制度——高等教育的保障,助学贷款制度——低收入者的教育保障,助学金制度——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保障,完善的教师福利制度——高素质教师的保障。河北大学李文英分析了中国“和合”思想对日本教育的影响,日本教育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其特质之一就是“和合”的理念,这种理念使日本教育能够屡屡化解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北京师范大学王建成对中美高等教育认证制度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具有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和自愿性等特点,而我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主要是官方的组织,与美国有较大差别,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合肥炮兵学院王芳介绍了俄罗斯军事院校教员的培养途径和特点。其途径主要是:在职进修深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到部队实习,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其特点有:完善选用教员队伍制度,重视对新教员培训,重视不断提高和充实教员的专业素养,重视对教员进行教育科学的训练,重视组织教员进行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王振权认为,基于中亚地区国际战略地位的提升,毗邻中亚国家的我国西部高校在世界关系、国家利益格局中越来越凸现出重要作用。西部高校不仅担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使命,服务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稳定战略,而且通过“中亚教育经济圈”这一理念和发展策略在国家对外战略中,发挥大学的科技文化辐射作用以及在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方面的政治影响力和睦邻友好的文化影响力。
四、关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川师范大学顾美玲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种类型,她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改革提出了五点建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实质性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消除影响外资投入的政策性障碍,积极推行教育股份合作制的新机制,“引进来、走出去”,拓展国际国内教育市场;应当允许世界知名大学来华办分校。上海财经大学胡红华分析了国际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特征,认为我国要重视、了解和利用WTO规则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寻求战略联盟,加强国际合作;利用或规避原产地形象的影响;走差异化道路,加强国际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保障。西南大学周谊介绍了瑞士的教育国际交流,分析了瑞士教育国际交流与国家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兰军认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将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本土创建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平民教育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世界事业,被认为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她介绍了平民教育走向世界的历程,并就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谈了自己的看法。华中师范大学赵霞介绍了日本的“JET项目”,“JET项目”是日本各地区公共团体招聘外国青年到日本从事外语指导等工作的交流项目,旨在通过充实外语教学和开展地区性的国际交流,增进日本比较教育研究对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所做的贡献,她认为,国际组织以人权为基本出发点,强调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追求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比较教育既是国际组织在研究教育问题过程中始终关注、支持的思想资源,同时也为国际组织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沈阳师范大学尚航介绍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背景、发展历程、运算方式、质量保证体系、特点和实施情况,认为“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运算方式适用于所有的高等教育系统,具有可比性、互换性、相容性和透明性,对我国高等教育相关方面的改革有参考价值。西南大学张进清分析了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以及两国开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有利因素,指出了两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方面的一些障碍,对加快两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五、关于教师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饶从满围绕教师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教师发展的要素与维度、教师发展的实施与路径等分析了教师发展研究的国际动向,认为教师发展应是多维的,应该把教师的个体发展放在以同事关系为核心的关系性中去把握,而教师发展的集体性要以教师个体的主体性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王斌华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评价标准通常用“德、能、勤、绩、效”五个字来表述,但由于过于笼统和宽泛,在具体操作时比较困难,教师评价标准至少应增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教师评价标准可以分为教师评价标准、教学评价标准和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标准三个层次。南开大学赵永东从环境、观念、智能、方法和策略、反思与研究五个方面分析探讨了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养成路径,认为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专门的学习、训练激发出来,开发和养成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必须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以滋养、激发和支持创新,更需要教师的自我激励、主动探索、不断积累和勇于开拓。华东师范大学姜勇介绍了非洲国家2000年的教育政策以及为实现政策规定的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并谈了其有关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湛江师范大学牛道生分析了21世纪美国教师队伍中潜伏的危机,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陕西师范大学刘新科认为,教师要努力协调外部规范角色与个性自我角色的冲突,增加师生主体间的平等交往,相互融合,最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暨南大学袁祖望认为,高校教师职业具有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这双重属性,学科专业性体现了学术性,教育专业性体现了师范性,二者的统一构成了高校教师的专业性,但我国高校教师重学科专业性,轻教育专业性,背后有其深刻的思想和现实根源。
六、关于中小学课程与教学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谦介绍了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特点,认为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是:努力发展综合课程,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基础学科的改革,加强科学技术教育等。上海师范大学谢利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实施新课程必须具备对课程和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要构建一种“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看成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赵宏认为课程开发应遵循三大原则:文化包容原则、和谐发展原则和合作学习原则,他介绍了甘泉外国语中学根据这三大原则所进行的课程改革实践。东北师范大学赵明玉认为,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部分,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起源于西方,他归纳出西方公民道德教育的特征有:政治性、公共性、理想性、参与性。西南大学杨柳认为我国现行的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偏狭的课程文化选择,课程主要以汉族文化为中心进行设置,否认了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的独立性和平等性;课程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浪费;师资力量不足等。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认为,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美国一直很重视闲暇教育,开设了许多闲暇教育方面的课程,我国应从全面发展目标出发,认识闲暇教育的重要地位,开发闲暇教育方面的课程,开展闲暇教育活动。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民办平和学校和上海协和国际学校。这些学校的改革理念和改革成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会议闭幕式上,举行了上海市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仪式。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刘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