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会动态> 学会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第10届学术年会综述
发布日期:2010-11-10
         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大会”暨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于19991026日至29日在重庆北碚西南师大召开。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境外地区和国内二十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6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的主题是“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顾明远教授、中野光教授、梁忠义教授、高龙教授、李守福教授、张诗亚教授、张维平教授、杨景尧博士、项贤明博士等作了大会发言。与会者就“素质教授与创新人才培养”、“高教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改革”、“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一、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怎样看待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这是本届学术年会的一个热点话题。顾明远同志认为,创新与创造没有本质区别,区分二者的概念没有太大的意义,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也类似,素质教育就包括了创新教育。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第一,要有开放的适宜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空间,关键是全社会的努力,不能光靠学校和老师;第二,从微观上讲,要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宽松环境,要改变学校教育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毛病,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第三,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变教师的权威、师道尊严、知识载体的形象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伙伴和帮助者的形象,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周鸿志同志对当代文化冲突背影下的文化素质教育发表了意见。他认为进行正确的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义,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其次,要正确认识文化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再次,要正确处理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关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和指导文化素质教育;最后,要正确处理科学文化教育中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关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王留栓同志介绍了复旦大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措施,基本内容概括为“贯彻通才教育、按类教学”的原则,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会应用、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张诗亚、易连云同志指出,教育创新是民族创造力提升之本,并从教育设计、课程改革、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王义高同志认为应该用母、子系统的观点来对待和处理“创新”、“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创新”只是一个子系统,在它上面是“素质”亚系统、居于此亚系统之上的则是“全面发展”这个母系统。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关系,更不能用前者取代后者。我们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我们教育的总目标和总方针。
二、高教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怎样培养创新人才,这是许多代表共同关心的话题。与会者普遍对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有的代表认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强调实用性,重视专业教育;注重功利性,忽视人文教育;学生学得被动,能力培养不够。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呢?有的代表提出从以下几下方面入手。第一,改革传统观念,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首要方向,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创造力;第二,在课程上,有计划地普及创造学并增强人文艺术课程的力度;第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有的代表介绍了国外的经验,肖甦同志认为俄罗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内容的变化体现在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教育内容的人文化两个方面,强调文、理相互渗透,修定学科结构,更新专业目录,出版新的教学参考书和文选读本。王晓辉同志认为。法国“创新与研究法”(1999712)的颁布,极大地鼓励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加速了高教改革,该法在科研人员流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创新型企业的投资环境和创新型企业的法律保障等四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李兴业同志介绍了法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经验。
三、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改革
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与转变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建立了全新的创造型的教育教学制度,才能真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有的代表对当前中、美创新教育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美两国都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强调实施创新教育,改革原有的教育选拔制度。项贤明同志在创造性教育体系的“三段论”中提出,在小学阶段,切忌压制;中学阶段,全面培养;大学阶段,专项开发。他认为要“全面培养人的创造性”,首先应当解决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把知识教学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多元化、民主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新模式。王义高同志提出,必须确保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建立一个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创新性教育教学新体系。张学敏同志从教育产业化入手,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选拔制度。他认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实际上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而产业性地发展教育也集中反映在教育体制这个层面上。徐辉同志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我国当前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休戚相关,在综合性高等学校参与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加强师范教育内部的改革,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多种学制培养创造性的教师;重新设计课程模块,要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育心理类和实践类课程为两翼,以面向中小学为导向;建立严格的教师从业标准,制定严格的教师资格证书颁发制度;建立某种形式的高等师范教育质量认可制度。冯增俊同志则从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这一影响中国教育的晴雨表出发,探讨了它对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是民族文化的生命机制,一种文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保守与创新与其所属的民族教育有紧密的联系,当前我国的教育选拔制度不利于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改革。曲垣昌同志从民办学校的发展入手,系统论述了私立学校开展的创新教育以及私立学校在学校管理、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选拔制度方面一系列的创新。
四、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影响和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马健生同志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社会状态、教育发展战略、人才结构、科学教育等因素,并列举了日本、德国、美国等国教育改革的实例。刘新科同志认为,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包括:传统的历史环境因素、个人的自我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陈时见同志指出,学校的生存状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科学的人文主义是新时代的培养目标,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教育创新的制度保证,教育民主化与教师专业化是走向创新的关键和基础。杨挺、刘幼昕同志从创新支持系统分析了三大因素,国家政策支持包括培养目标的定向支持,教育管理体制的支持,创新保证机制的支持;学校自身支持,包括领导者因素、师资因素、教育内容方法因素、环境因素;家庭社区支持,包括学生家庭和社会氛围。有的代表认为,创造性的教育是影响创新教育的决定因素,因而提出应大力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金美福同志从区分创造型教师与非创造型教师的劳动特征入手,揭示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并强调,所谓培养创造型教师的教师教育,是指以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养成教育为目标的,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研究为核心内容和主要方式的教师教育。傅松涛同志从教育全球化的视角论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坐标,教育全球化启示我们要培养具有全球化创新观念的创新人才,教育全球化启示我们要塑造具有全球化创新需要和情感的人,教育全球化为我们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全球化创造能力提供了时代坐标。
还有代表对当前比较教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发表了意见。王长纯同志以“超越‘边缘’与‘中心’促进中国比较教育理论的新发展———阿尔特巴赫依附论的因革观分析”为题作了发言。史静寰同志介绍了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强海燕同志介绍了中加教育合作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实验。顾美龄同志介绍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进行了说明。黄志成同志介绍了拉美国家当前教育改革的状况。朱旭东同志阐述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制度化和规范化。
(徐辉、易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