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队伍> 教学科研

高益民

职 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副院长

职 称:副教授

担任导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比较教育学(日本教育、比较高等教育、跨文化教育与交流)

教育背景

1990年,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
1993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比较教育学专业)
1997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比较教育学专业)
1999年,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后期课程修了

 

工作经历

1999-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讲师
2000-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2002.4-2002.9 名古屋大学客座研究员

 

学术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秘书长
中华日本学会理事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四届学术委员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会理事
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研究委员
香港比较教育学会会员

 

出访经历

1995年1月24日至1996年3月31日  名古屋大学博士课程听讲生
1996年4月1日至1999年3月31日  名古屋大学博士研究生
1999年4月2日至12日,访问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大学等
1999年4月13日至22日  访问多伦多大学,参加CIES年会
2002年4月1日至9月30日 名古屋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3年12月4日至16日  访问巴黎第八大学,发表“19世纪东西方文化紧张的一个理论解决”
2005年1月15日至27日  访问广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中心;访问上智大学,发表“中国的留学生派遣政策”
2005年5月20日至24日  早稻田大学,参加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年会,发表“中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
2005年7月24-29日  访问上智大学;访问京都大学,发表“中国成人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005年11月10日至14日  访问上越教育大学,发表“全球化时代的中日理解教育”
2006年3月23日至27日  访问东京大学,参加中日高等教育改革研讨会
2006年7月7日至14日  访问山梨学院大学,发表“面向地方的中国大学——市场化改革下的大学角色转换”;访问创价大学,发表“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
2006年9月28日至10月11日  访问早稻田大学,参加日本杜威学会,发表“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访问创价大学
2007年11月2至7日  访问神户山手大学,发表“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归国后的教育活动——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中心”
2008年5月24日至5月29日  访问东北大学,发表“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化与大众化”
2008年10月26日至11月1 日 访问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文部科学省等
2009年3月16日至3月20日  访问东京学艺大学、横滨国立大学
2010年7月19日至26日  访问东北大学,参加“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市场化与公共性”课题研讨会

 

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主持人:王璐、高益民),211工程三期项目,2010年。
和平与教育:池田大作思想研究,创价大学,2010年。
五一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2010年。
教育行政人员领导力提升途径研究,北京市教育工委委托课题,2009年。
我国西部与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第一主持人:王英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2004年。
教科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回国启动课题,2002年。
日本国立大学改革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2002年。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政府对策比较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0年。
比较教育方法研究,香港中文大学,1999年。
参与课题
大学における内部質保証システムの再構築と効果的哂盲碎vする国際比較研究(代表者:杉本和弘)、文部科学省科研補助金、2010年。
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国际比较(主持人:王晓辉、姜英敏),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项目,2010年。
金融危机对教育的影响——各国的应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主持人:顾明远),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课题,2009年。
中国学前教育立法研究(主持人:庞丽娟),2008年。
北京市高考改革调查研究(主持人:李守福),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007年。
近代中国における日本留学帰国者の社会的活動(代表者:佐藤尚子)、文部科学省、2007年。
アジア?太平洋地域における高等教育市場化政策に関する国際比較研究(代表者:羽田貴史)、文部科学省、2007年。
上海合作组织教育报告(主持人:曾晓东),教育部,2007年。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发展研究(主持人:马健生), 温州鹿城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2006年。
首都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调整研究(主持人:瞿振元)、2006年。
日中両国における教員養成に関する比較研究(代表者:木全力夫)、創価大学教育学部、2005年。
本科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主持人:王永生),北京交通大学,2004年。
国際教育市場をめぐるアジア諸国の高等教育戦略に関する国際共同研究:留学政策を中心に(代表者:杉村美紀)、文部科学省、2004年。
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主持人:顾明远),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立项,2001年。
一流大学的教学研究(主持人:王英杰),全国高校教研会重点资助,2000年。
关于教学质量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主持人:顾明远),全国高校教研会重点资助,2000年。
当前外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若干紧迫问题的比较研究(主持人:王英杰),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999年。
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主持人:顾明远),国家九五重点课题,1997年。
战后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研究与21世纪中国高校建设(主持人:邢克超),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1997年。
中外师范教育比较研究(主持人:李守福),国家教委社科专项基金,1997年。
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革——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观念的变革(主持人:顾明远),国家九五重点课题,1996年。
教师教育比较研究(主持人:顾明远、李守福),日本福岛大学,1995年。

 

学术成果

著作•译著
《和平与教育——池田大作思想研究》(高益民主编,年智英、袁婧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中外教育史简编》(李罡、高益民主编),民族出版社,2002年3月。
《教育法学基础》(李罡、谢志东、高益民编著),民族出版社,2001年10月。
《心理学趣谈》(高益民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3月。
国家教育委员会编『美?日?法人才选拔与考试方法』(译者之一),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年。
《高考成功的秘诀——家长必读》(苏真、高益民译),外文出版社,1992年。
章节•辞书
《世纪之交国际终身学习政策走向》,《中国终身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编),现代出版社,2010年5月,162-183页。
《成人教育的跨国研究》、《国际成人教育》《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董明传、谢国东、叶忠海,高玉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
《成人教育的跨国研究》,《中国成人教育研究进展报告(2000~2005)》(叶忠海总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395-425页。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共性与个性——国际高等教育改革比较研究》(邢克超主编),出版社,2004年3月,110-146页。
《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顾明远、薛理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208-232页。
「中国における教師教育改革の現状と課題」、『教員養成は今変わる』(濁川明男編著)、教育出版、2007年2月、181-192頁。
《中国小学教育百科全书》(李春生主编),沈阳出版社,1993年。
论文
《战后日本促进高校分布均衡化政策回顾》(高益民、李海宗),《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72-76页。
《日本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才战略》,《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9》(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 ISBN:9787504150882。以书代刊),46-59页。
《面向个性化的日本高中教育改革》,《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48-52页。
《2000年以来欧盟终身学习政策述评》(高益民、张宏理),《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24-30页。
《创新人才培养与新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46-52页。
《作为终身学习评价体系的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刘超、高益民),《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30-34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比较教育学三十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28-34页。
美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白滨、高益民、陈丽),比较教育研究,2008第11期,81-85,90页。
《顾明远教授文化观的若干辨析》,《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10-15页。
《欧盟终身学习的政策走向——“十五”期间我国对欧盟成人教育研究的综述》,《终身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以书代刊),141-148页。
『中国におけるデューイ教育思想の影響に関する一考察』、『日本デューイ学会紀要』、第48号,2007年10月,213-226頁。
《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33-37页。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兴起及组织化》(王春玲、高益民),《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56-61,87页。
《中国开放课件运动的发展及其挑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的案例》(白滨、高益民),Lifelong Education and Libraries,2006.6,31-42.
『変動社会における中国の独学試験制度の変容』、『京都大学生涯教育学?図書館情報学研究』、2006年第5号、7-18頁。
『中国における高等教育市場化の模索』、『比較教育学研究』,第32号(2006),137-148頁。
《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在东亚的移植及其变种》,《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32-37页。
《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的历史演进》(耿益群、高益民),《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32-37页。
《也谈反思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2期,29-31页。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31-37页。
《“九五”期间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进展》(高益民、王春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56-62页。
《日本教育改革的新自由主义侧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45-52页。
《日本国立大学的危机:根源与出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119-125页。
《终身学习与世界高考制度的变革》(高益民、叶赋桂),《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11-15页。
《日本面向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自由化政策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108-114,128页。
《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决策过程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15-20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王英杰、高益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13-16,21页。
《亚洲高等教育的扩大与私立部门》(译文。原文作者:马越彻),《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17-22页。
『「理事功程」におけるドイツ教育記述に関する一考察』、『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部紀要(教育学)』1998年度第45巻第2号205~220頁。
《日本亚洲教育研究的方法与课题》(译文。原文作者:马越彻),《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12-15页。
『九十年代前半における比較教育学研究動向に関する中日比較』、『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部紀要―教育学科―』1996年度第43巻第1号161~171頁。
《现代化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教育》(顾明远、高益民),《新华文摘》,1995年第12期,150-153页。
《现代化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教育》(顾明远、高益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1-8页。
《中日两国考试竞争的形成——社会流动的视角》(陈娟;黄宇红、高益民),《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第6期,27-32页。
《外国教育行政体制模式与改革》(苏真、高益民),《黑龙江高教研究》,1992年第3期,121-124页。
《印度尼西亚的教育现状》(编译),《外国教育动态》,1991年第1期,55-56页。
随笔•书评
《激荡年代的冷眼观察》,《二十一世纪》(香港),2005年12月号 149-152页。
《寻求“道”与“逻辑”的一致性:红蓝对垒,帜树哪边?》,《新京报》2004年3月19日。
《日本家庭教育中的“父亲不在”》,《莫愁》,2006年第8期。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日研讨会纪要》,《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88-89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再遥远》,《浙江教育报》2000年1月1日第1、2版。
《大都市的教育病》,《北京青年报》2000年2月24日,第13版。
《论争与妥协——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决策过程》,《科学时报》,2000年12月。
《从“怀孕被开除”事件看教育的人文关怀》,《三联生活周刊》总第200期,2002年12月9日。
《“入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浙江教育报》1999年11月30日,第1、2版。
咨询报告
《学校法律地位与教师身份比较研究》(高益民、苏林琴、于颖、金红莲),教育部人事司,2004.
《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研究报告》,教育部人事司,2005.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国际比较研究报告》(高益民、马蕾),教育部人事司,2008.
《日本教育改革现状调研报告》(李春生、高益民),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8.

 

教学工作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比较教育概论
中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区域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概念
比较成人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历史与比较研究法
亚洲高等教育(中日双语)
专业外语(日)
比较高等教育
教育硕士课程
教育学原理
外国中小学教育
本科课程
教育管理心理学
日本文化与教育
世界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获奖情况

《俄罗斯教育十年变迁》(第一作者,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3年北京师大出版社);
《苏联教育七十年成败》(第二作者,获北师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9年北京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