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是个什么国?”,自从两次鸦片战争以来,丧权辱国的现实逼迫中国的知识分子做两道题:西方文明为什么那么强大?与此相对应的题目就是:中华文明为什么落后了?自从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基于强烈的责任感,追索这两道题的答案,并提出种种强国之策。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也许我们还应当像美国国防部长盖茨部长一样问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韧性,历经风雨艰难,却没有最终倒下,成为传统文明大国中唯一的幸存者?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中华文明的前世今生?钱翰老师以“中、外”二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为引子,解析了“外”之为“夷”,“外”之为“华”的变化历程。他指出,从《春秋左传》中的“华夏”民族到华夷之辨,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华夷颠倒”,中西方文化、传统及理念的不同导致了我们文化态度的迥异。
顾明远先生倡导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范式,把文化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基础。钱翰老师的讲座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他鼓励研究者和学生克服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浮躁情绪,以一种更为踏实和客观的态度来研究教育,使在场的师生很受启发。

钱翰老师在做讲座